本報記者 部國華
十五運會群眾賽事23個大項、166個小項的預賽,除廣播體操、圍棋和籃球五人制等個別項目外,均已告一段落。從今年2月啟動,全齡友好、全力保障、全民共享的全運會群眾賽事在全國掀起了參與體育、喜迎全運的火熱氛圍,讓全運會“全”字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全齡友好 全運會成為全民舞臺
當19歲新秀和70歲老將跨越半個世紀的年齡差在門球賽場揮桿較量,此時,全運會真正成為全民的舞臺。“門球是連接不同年齡、不同地域愛好者的橋梁。在這里,我們收獲了友誼和快樂。”來自北京隊的郭淑華說。
當世界冠軍與業余選手較量,當曾經叱咤風云的老將再返賽場,當普通人登上全國最高水平的競技平臺,此刻,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攜手共進。排球預賽,老將組名將沈靜思、卞雨倩、張嫻、羅瑜、邱亞楠等為人們帶來情懷與感動,退役多年的沈弘、計麗萍等上世紀的國手為我們帶來堅強與力量。國際象棋預賽,群星閃耀,普通人也可以觀摩學習。海南隊業余組棋手秦睿表示,比賽之外會將視角轉向公開組比賽,因為該組高手眾多,包括丁立人等在內的優秀運動員每下一盤棋能讓大家學到新思路。
以人民為中心,十五運會群眾賽事通過搭建高水平競賽平臺,讓更多人登上全國賽場,施展體育才華,將“全民全運、全運惠民”的理念落到實處,這也是全運會更加溫情、動人的力量。
全力保障 實現賽事與服務雙融
十五運會群眾賽事涉及面廣、參與人群結構復雜,賽風賽紀和賽事安全保障等成為各項目的首要任務。至今開賽的全部大項,都對賽風賽紀和安全工作進行了部署動員,賽事與服務雙向融合,全力保障群眾賽事上水平、提檔次,全面展示群眾健身成果,為廣大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舞龍舞獅預賽開始前,對所有技術官員進行培訓,提高政治站位,對賽風賽紀劃下“零容忍”紅線。龍舟預賽舉行前,為確保賽事安全,組委會多次召開動員部署學習會議,明確落實好賽風賽紀和安全工作各項要求,工作細化到每天的天氣變化。武術中心成立賽風賽紀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要求嚴格執行競賽規程,對任何違規違紀行為堅決實行“零容忍”。
賽風賽紀和安全工作已融入各方面、全過程,嚴格按照“安全是賽事活動的第一準則”和“無安全不辦賽、無安全不參賽”的總目標、總要求,迄今沒有發生賽風賽紀、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全民共享 促進社會價值全釋放
如何讓群眾持續享受十五運會辦賽帶來的紅利?這是十五運會群眾賽事的重要考量。“體育+文化”“體育+旅游”“體育+消費”“體育+基層社會治理”……十五運會把群眾賽事活動送到景區、街區、商圈,辦到群眾身邊,讓全運熱帶動全民健身發展,帶動文旅熱、經濟熱,推動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實現全運會社會價值的全面釋放。
群眾比賽航海車輛模型項目預賽首次落戶四川遂寧,這是歷年來遂寧承辦的最高規格的國家級賽事。該賽事吸引運動員家長、航海車輛模型愛好者,以及相關項目廠商代表近3000人,先后在遂吃、住、行、游、購、娛近20天,帶動消費增長近1.5億元。“引賽入遂、跟賽游遂、留客于遂”,遂寧持續發力,推動體育賽事與旅游、文化等跨界融合。
在毽球預賽舉辦地臨海,除了升級場地,還特別推出“賽旅融合”專屬禮遇,讓參賽人員在比賽之余,也能領略到臨海的魅力,促進了體育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山風、海浪與毽羽的律動交織共鳴,在古老的城墻下,激揚起新時代全民健身的強音。
天津市寧河區是全運會群眾賽事速度輪滑預賽的舉辦地。賽事成為展示“水香寧河”的重要平臺。“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參加各種體育賽事,周末還能帶孩子體驗生態科普研學。我們開起了民宿,生活越過越有滋味。”寧河區七里海鎮居民王艷的生活變化,折射出農文體商旅融合發展為百姓帶來的實惠。
后續,十五運會群眾比賽決賽階段比賽將有序推進開展。體育總局群體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十五運會群眾比賽,更加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群眾比賽的形式和場景,切實提升廣大群眾參與體育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