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心豪
7月17日,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組委會在廣州舉行主題為“春天事業 活力綻放”的新聞發布會。會上重點介紹了殘特奧會籌備工作亮點和殘疾人事業發展成果等。
據介紹,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場館全部達到國家無障礙建設標準,殘奧會場館根據項目特點,滿足對應類別殘疾人的特別需求。輪椅項目拓寬通行坡道、增設無障礙洗手間。盲人項目增設盲道,布設語音提示系統。聾奧項目增加閃光門鈴,安排手語翻譯系統。殘疾人運動員、殘疾人觀眾從停車場到比賽場、從休息區到觀賽區,從一個場館到另一個場館,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都能暢行無阻。殘疾人可以坐著輪椅往返粵港澳,看比賽、品美食、觀風景。南海體育中心體育場的手語翻譯系統、閃光門鈴、圖文標識,讓聽障運動員“一目了然”。珠海度假村酒店的盲文菜單、盲文開關、盲人導覽圖,讓視障運動員“觸手可及”。每一個細節的認真,都是對平等的尊重。
殘特奧會廣東賽區比賽場館共36個,除個別臨時設施在賽前搭建外,目前場館維修改造已全面完工,部分場館已開始舉辦殘特奧會賽事。廣東賽區36個競賽場館設置2398個無障礙愛心座席,305間無障礙衛生間,讓殘疾人朋友能夠“進得來、行得暢、用得好”。
在場館建設中,主辦方充分考慮殘疾人特點,借鑒國際國內經驗做法,出臺了15份技術文件,編制了《大型體育運動會賽區無障礙建設技術指南圖集》《殘疾人運動會暨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場館(地)建設要求》,希望通過優良的硬件設施,助力殘疾人運動員突破自身極限,發揮出最佳水平。
此外,場館改造中還使用了大量行業最新科技產品,不僅能讓殘疾人運動員更好發揮競技水平,也能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例如廣州體育館增設了3D視覺閘機、AR導航、無障礙智能服務樁,深圳市體育中心安裝了全國首個“開合屋蓋+可折疊移動式斗屏”系統,搭配上智能高效的指揮中樞和自由伸縮的生態看臺,既拓展了場館應用場景,也提供了更好的觀賽體驗。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