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老體協供圖
馮 蕾 王金山 張勝國
不久前的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司馬鎮老李寨社區熱鬧非凡,一場由金鄉縣老年人體育協會主辦的六藝太極拳和八段錦培訓班舉行。六藝太極拳在金鄉這片土地上再掀熱潮,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獨特力量。
全民參與 共筑健康之基
盡管只是一個培訓班,但以司馬鎮管區為單位,每個村由一名村干部任隊長帶領10名隊員參加培訓,共計43個村,參訓人員達500余人。培訓結束后,還將開展管區與管區之間、村與村之間的競賽活動,成績優秀的村將在司馬鎮年終績效考核中加分,成績較差的村則會被扣分。這一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各村的參與熱情,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
金鄉縣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教體局黨組副書記李淑慧表示:“此次培訓班是金鄉縣六藝太極拳推廣的重要舉措,首站選擇在司馬鎮,之后將擴大到全縣每個鎮街,計劃培訓六藝太極拳骨干6000余人,推動六藝太極拳在全縣實現全覆蓋,為鄉村振興注入健康活力。”
為保障培訓質量,金鄉縣老體協邀請了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老師授課。老師們從基本理論到動作要領,再到實戰技巧,都進行了詳細講解和示范,并耐心指導學員練習。學員們十分珍惜這次機會,認真聽講、刻苦練習,虛心向老師請教、與拳友交流,力求在學習中領悟六藝太極拳的內涵與精神,實現身心合一。
晨練夜校 融入百姓生活
在金鄉縣,六藝太極拳早已不是小眾運動,而是街頭巷尾的新風景。清晨,陽光灑在星湖公園,六藝太極拳愛好者們身著統一練功服,伴隨著悠揚音樂緩緩起勢。他們的一招一式盡顯儒雅風范,將人們帶入充滿文化底蘊的太極世界。
金鄉縣老體協太極拳專委會創新教學模式,實行“晨練+夜校”的靈活方式。每天清晨,星湖公園都是愛好者們的聚集地,他們在教練的指導下,認真揣摩動作,享受太極拳帶來的寧靜與愉悅。晚上的免費教學班更是吸引眾多下班市民前來學習,敞門進場、隨到隨學的開放模式,讓六藝太極拳迅速普及。
一位六藝太極拳的學員感慨:“自從學了六藝太極拳,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發生了很大改變。這項運動不僅讓我鍛煉了身體,還讓我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在一起交流心得、共同進步,晚年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多管齊下 擴大覆蓋范圍
為了讓六藝太極拳覆蓋面更廣,金鄉縣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策略。一方面,在星湖公園東門廣場舉辦大型培訓活動,如“六藝太極拳公益培訓班”,吸引全縣愛好者參與,另一方面,協會組織骨干教練深入鄉鎮、社區,開展教學與指導。近6年來,累計培訓學員超2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層站點技術水平,為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賽事展演是檢驗推廣成果的重要方式。金鄉縣積極組織各類活動,為愛好者提供展示舞臺。無論是“5·19全國老年人太極拳健身大聯動”,還是“全民健身六藝太極拳教學匯報展演”,都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和觀看。在全國老年人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展示交流活動中,金鄉縣司馬鎮李寨社區六藝太極拳隊的精彩表現,贏得中國老體協領導高度贊譽,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李淑慧介紹:“這些賽事展演讓更多人看到六藝太極拳的魅力,也激發了大家參與的熱情,為推廣工作營造了良好氛圍。”
健身養生 傳承文化精髓
六藝太極拳能在金鄉縣迅速走紅,與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顯著的健身效果密不可分。它將孔子“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精髓融入太極拳,在動作設計上注重身心協調訓練。長期習練,能改善關節靈活性,提升身體素質,還能讓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領悟太極精神真諦。
許多學員在習練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六藝太極拳帶來的身心變化。一位習練多年的學員說:“六藝太極拳就像一本活教材,讓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能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每次練習,都仿佛在與古人對話,心靈得到凈化。”
多方支持 打造文化品牌
六藝太極拳的推廣普及,離不開金鄉縣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支持+引導+服務”的方式,六藝太極拳多次在山東省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等重大活動中亮相,并榮獲多項榮譽。這些榮譽不僅是對六藝太極拳文化內涵的肯定,更是對金鄉縣在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體育文化方面所做努力的認可。
如今,在金鄉縣的城鄉之間,六藝太極拳已成為一道亮麗的全民健身風景線。無論是清晨的公園,還是傍晚的廣場,都能看到習練者的身影。六藝太極拳的推廣普及,不僅提升了群眾身體素質和文化素養,更促進了社區和諧與穩定,為金鄉縣的發展注入新活力與魅力。
金鄉縣的“六藝太極”熱,正以獨特的魅力書寫著全民健身和鄉村振興的新篇章。在這片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上,六藝太極拳已成為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生活方式,引領著金鄉人民走向更加健康、美好的未來。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