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為期三天的2025年湖北省“萬村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在京山市收官。來自湖北省103個縣(市、區)、荊門市68個鄉鎮的200余名村婦聯執委、技術骨干和巾幗志愿者參訓。
培訓班設置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邀請湖北相關專家深入解讀“中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的歷史演進與未來走向”“新時代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職能定位與提質增效”“社會體育指導員概述”以及有關體育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課題,健康領域特邀醫學專家普及女性健康知識同時,重點圍繞基層需求,開設“新媒體的制作與傳播”“如何在基層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以及“鄉村體育賽事活動組織”等實用課程。技能教學則聚焦廣場舞、太極拳、健身操三大基層群眾熱門項目的競賽規則與實踐指導。
區別于單純課堂授課,本次培訓特別設置“志愿服務下基層”核心實踐環節。全體學員分組前往基層一線,將所學知識技能直接轉化為服務行動。她們化身“村民家門口的私人教練”,現場教授廣場舞、太極拳、健身操,提供科學健身指導。這種沉浸式的“實戰練兵”,不僅檢驗了學習成果,更極大提升了學員的組織協調、教學指導等實操能力。
湖北省“萬村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項目持續深化推進,形成了“省級示范引領+全域覆蓋”的鮮明特色。2025年培訓班以全省103個縣(市、區)、荊門市68個鄉鎮為面,突出重點,邀請在全民健身、巾幗建功、鄉村振興等方面協同發展的行政村優秀女性代表和在農村體育發展、科學健身指導、社會組織建設等方面有強烈需求的行政村女性代表參訓學習,通過“引領點”的牽引和“需求點”的推動,助力湖北“萬村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花開荊楚。
在“萬村女性”培訓工作中,湖北省體育局會同省農業農村廳和省婦聯開展基層調研,了解群眾需求,制定一年試點、兩年覆蓋、三年做實的“三步走規劃”,建立培訓課程、師資選派、服務保障的“三優標準”,結合農村屬性、女性特點、年齡結構,圍繞“學什么”“教什么”“干什么”,不斷彰顯農村女性在體育助力鄉村振興中的智慧和力量。
(鄒 麗)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