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心豪
6月29日,隨著頒獎儀式的結束,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深圳市太極拳研究會承辦的第二屆“深圳杯”太極拳比賽決賽在羅湖體育館收官,全市600余名晉級選手在42個個人項目及5個集體項目中決出勝負。
本屆比賽采用“東西分賽+總決賽模式”,東賽區與西賽區共吸引1159名選手參與,直接帶動周邊餐飲、交通、旅游等消費顯著增長。其中西賽區依托地鐵樞紐日均數十萬客流,形成“觀賽+消費”聯動效應,周邊商場午間客流量同比提升27%。賽事同步開啟的線上直播累計觀看量突破10萬人次,充分彰顯“體育+商業+數字”的復合經濟價值。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打破傳統,創新分區域、分階段的辦賽模式,既降低了群眾參與門檻,又激活了多點位消費場景。”
賽事設置少年組至成年組3個年齡梯隊,“00后”選手占比達23%,打破“太極拳專屬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太極拳的哲學內涵和健身效果對我們年輕人同樣有吸引力。”青年參賽者們紛紛表示。
這種代際傳承得益于深圳扎實的群眾體育基礎。作為推動草根體育蓬勃發展的品牌賽事,“深圳杯”太極拳比賽成功地為市民搭建起通往體育舞臺的夢想橋梁。
2025年是“深圳杯”品牌創立10周年。站在推進國際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的新起點,賽事以舉辦第十五屆全運會為契機,營造“全民享健身 喜迎十五運”的濃厚氛圍。這場融合傳統武術魅力與現代都市活力的體育盛會,既是深圳自主賽事IP培育的典范,也是“辦賽事、辦城市”理念的生動實踐。
編校:劉正煊
審核:張素琦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