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這是屬于我們學生的‘校超’!這里吸引了校園里越來越多愛踢球、會踢球的人,也給我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比賽和展現自己的機會,去更高的平臺實現自己的理想。”剛結束高考就迎來這場酣暢淋漓的奪冠之后,閔行男子高中隊的薛澤童發自內心的感慨。
6月21日,2025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杯賽圓滿落幕。本屆賽事設有U9、U11、U13、U15和高中組的男、女共10個組別,來自全市16個區的130支球隊、3308名精英隊運動員,兩個月內共進行了307場高水平的學生足球賽。21日同時舉行的四場冠亞軍決賽中,普陀區女子U15隊、楊浦區男子U15隊、普陀區女子高中隊和閔行男子高中隊分獲各自組別的冠軍。
上海“校超”始于2012年,近兩年進入了明顯的提質增效階段。不僅是參賽人數逐年遞增,“近兩年比賽的場均進球數一直在下降,意味著比賽愈來愈激烈,水平愈來愈高。”上海市校園足球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包括獎牌的分布,也從之前的集中在三四個區,變成了今年的九個區。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剛剛奪得全運會首金的上海U16女足中,就有多名球員,包括從上大附小開始足球之路的決賽制勝球功臣成宛迪等,都經歷過校園足球聯盟杯賽(U9-U15組)歷練,從中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她們的奪冠證明,校園足球絕非“興趣活動”,而是競技人才的核心孵化器。
經過十余年的深耕,上海建成全國校園足球特色中小學420所,全市37所高中階段學校布局足球“一條龍”項目。普陀、閔行、楊浦3個區獲批全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區。其中,普陀區獲批全國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共建試點。
賽事體系上,上海的校園足球則構筑了“四橫四縱”。“四橫”即覆蓋小、初、高、大學四個學段的分級賽事,確保球員持續成長。“四縱”則包括暑期賽、校際聯賽、區際杯賽(精英選拔)、國際賽的多層次競技網絡。據悉,今年下半年這一賽事體系還將進一步擴容。
近日,上海出臺《深化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其中一項即為積極發揮賽事杠桿作用,繼續深化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打造校園足球賽事品牌。據悉,今年下半年,這一舉措將從對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聯賽的高中組賽事進行升級開始,形成覆蓋全市全部294所高中階段學校,賽制貫穿全年,“班級賽、校級賽、區級賽、市級賽、全國賽”有序銜接的品牌賽事體系。其中市級賽事將參照職業聯賽辦法,率先形成高中足球三級聯賽體系,并通過實行升降級制、主客場等形式,打造“周五校園比賽日”“足球周末”等,提升對抗性和可觀賞性,調動學校參賽積極性。
審核:張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