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部國華
“早上6點起床,早讀,上學,下午5點50分到7點進行乒乓球訓練,回家后繼續學習。”這是河南省洛陽市東升第二初級中學九年級學生楊涵希的一天。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打乒乓球,一路打到河南省錦標賽冠軍,學習成績也一直是年級前十,楊涵希感受到乒乓球給自己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
在首屆“洛陽球王”乒乓球爭霸賽中,青少組冠軍張益瑄是楊涵希的校隊隊友。然而這個以王楚欽為偶像的少年剛入學時卻是個小刺頭——紀律差、不服管,打球也不認真。球隊就先從專業技能入手,每天加強正反手的專業訓練,腳下移動慢,就加強步伐訓練,上課搗亂教練就進班盯著。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張益瑄球技提升,文化課也提高了130多分。乒乓球讓他有了更多的磨礪與成長。在首屆“洛陽球王”乒乓球爭霸賽決賽中,他以拼搏的心態,面對比他年長的選手,在落后狀態下一分一分拼搏,最后奪冠。“打乒乓球讓我學到了很多,學習也更有動力了。”張益瑄說。在“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公益行活動中,張益瑄的球技還得到乒乓球世界冠軍常晨晨的稱贊:“基本功特別扎實。”
走進洛陽東升第二初級中學,最醒目的就是操場邊“學習莫忘體育 運動莫忘讀書”的牌子。為了促進乒乓球在學生中的廣泛普及,該校不僅有校隊,還有乒乓球社團,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運動興趣,普及運動技能,把興趣培養成愛好,把愛好培養成特長。學校還以體育人,組織開展乒乓球班級聯賽,營造濃厚的校園乒乓球文化氛圍。
除了城市,鄉鎮也都開設了乒乓球課。伊濱區社體指導員許勝利經常對周邊的學校體育老師進行培訓。“我做體育器材銷售工作,通過‘國球兩進’活動,學習乒乓球的青少年人數越來越多,每個月能售出近百個球拍。”
不久前,第三屆“鄉娃杯”邀請賽暨俱樂部少兒乒乓球比賽舉行,賽場上,小小銀球來回跳躍,上旋下旋不停變化,孩子們的比賽激情四射。這是洛陽市乒乓球協會為鄉村學校乒乓球選手量身打造的團體賽事,旨在推動和提升鄉村學校乒乓球運動水平,檢驗洛陽市乒協“乒乓運動進鄉村”計劃實施成果。三年來,每年一屆的“鄉娃杯”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賽事,乒乓球運動從最初的6所鄉村小學推廣到現在的12所,鄉村孩子也練起了乒乓球,享受到乒乓球運動帶來的健康與快樂,改善了精神面貌。
在采訪中,記者還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距離洛陽市區31公里的鳳凰嶺腳下,有所張凹小學。學校有12名教師,126名學生,留守兒童占相當大比例。校長崔志強特別喜歡打乒乓球,一有空就和會打乒乓球的老師在校園里的石頭臺子上打幾盤,久而久之,全校老師都拿起了球拍學打乒乓球。在老師的帶動下,同學們也都參與了進來。為了提高孩子們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和熱愛,崔志強進城找到了洛陽市乒乓球協會負責人,表達了想請專業老師做指導的意愿。隨后,洛陽市乒乓球協會志愿服務隊多次到張凹小學進行乒乓技術展演和輔導,并在張凹小學建立了洛陽市乒協乒乓球訓練營,張凹小學校園乒乓球從此上了一個新臺階。
正如第一次參與“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的世界冠軍常晨晨所說,乒乓球能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從小練體育對青少年來說是很好的事。在洛陽,“國球兩進”與創建體育特色學校相結合,在校園進行乒乓球項目普及推廣和競技訓練,全面儲備后備人才,也為基層體教融合工作開展、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同發展等拓寬了思路。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