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球兩進”在洛陽之一
編者按:2023年,國家體育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開展了“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以下簡稱“國球兩進”)活動,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和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等工作,推動在城市社區、公園中配建以乒乓球臺等小型設施為重點的健身設施,取得積極進展。為總結梳理“國球兩進”活動經驗,推動工作開展,在總局群體司指導下,中國體育報業總社在洛陽組織開展了“國球兩進”公益行(洛陽站)活動,通過中央媒體實地采訪,開展國民體質監測、運動損傷義診、體育文化和體彩公益展示等便民、惠民服務,將好事辦在群眾身邊,切實提升廣大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獲得感、滿足感。本報從即日起刊登“國球兩進”在洛陽調研報道,展現“國球兩進”的洛陽樣本。
本報記者 部國華
如果有這樣一個地方——下樓就能打上兩拍球,走不多遠就能在專業的健身房里練力量,還能小憩一下、品茶看書,那該有多愜意……對于河南洛陽的市民來說,一天一元錢,只需步行10分鐘,就能輕松享受如此愜意的休閑生活。
享受舉步可就的幸福
6月6日一大早,洛陽市洛龍區政康苑社區的楊慶海和老伴從市場回來,提著剛買的黃瓜,準備在家門口的社區體育公園打上一個半小時的乒乓球。出門就能鍛煉,這成了老人生活中的小幸福。
“年輕時我就喜歡打乒乓球,退休15年了,每天都堅持打,之前都是在老干部活動中心打,這兩年,樓下就有乒乓球臺子,隨時都能打上兩拍兒。”老人笑呵呵地說。
政康苑社區體育公園占地面積6355平方米,可輻射周邊6個小區、5萬余人。去年以來,洛龍區對政康苑社區體育公園進行提升改造,著力打造升級版、全齡友好型社區體育公園,拓展周邊居民健身休閑空間。“每天雷打不動來這里,不管是鍛煉還是乘涼,心里都舒坦。”今年78歲的張建和是政康苑社區體育公園的常客,對這里贊不絕口。
據洛陽市體育局局長趙紅飛介紹,自《關于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 進一步推動群眾身邊健身設施建設的通知》印發以來,洛陽住建、園林綠化和體育等部門迅速行動,合力推動乒乓球臺等全民健身器材走進群眾身邊的老舊小區和公園綠地。截至目前,全市共88個老舊小區、110個城市游園(體育公園)參與活動,累計新增各類健身設施285套,利用中央資金并配套本地資金開展“國球兩進”健身設施建設工作,總投資29萬元,累計向超過40個社區和公園配備乒乓球臺100余臺。
實現每天一元錢的增值
35歲的許勝利是一名體育器材銷售商,也是一名乒乓球社會體育指導員,他親身感受到“國球兩進”帶來的深切變化。“這兩年,設施多了,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多了,比賽多了,參加人數也多了。特別是每天一元錢就能享受專業的健身設施,改變了過去簡陋的健身環境。”
在洛陽市伊濱區立雪社區體育公園室內健身中心,許勝利正在參加“洛陽球王”乒乓球爭霸賽選拔賽。該社區健身中心年卡365元,每天只需一元錢,就能玩到科技范兒十足的健身器材和運動設備。對于和許勝利一樣的乒乓球愛好者來說,除了能在配備空調、不怕刮風下雨的室內球場打球,還能享受到專業的力量、體能訓練,這讓他們有了更多的滿足感。
據介紹,洛陽采取“雙軌并進”模式,積極探索體育公園良性運轉的長效機制。一方面,積極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在確保公益性的基礎上,通過開展體育健身和健康指導的增值服務,以及文化餐飲等消費性經營活動增加收益。另一方面,政府出臺《社區體育公園運營考核獎補資金管理辦法》,通過對體育公園的運營效果和群眾滿意度考核情況,對運營主體按照13萬元、8萬元兩個檔次的標準進行年度運營補貼。在一系列“組合拳”基礎上持續推進“一天健身一元錢”的公益理念,“365元年卡”“50元月卡”“5元次卡”等模式廣受歡迎。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國球兩進”活動是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的重要工作,也是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增加群眾身邊健身設施的重要舉措。
洛陽市伊濱區李村鎮新源嘉苑社區是村改居社區,村民走進安置小區變身居民。為做好安置小區后半篇文章,該社區內建起了體育公園,除籃球場、羽毛球場、親子樂園,還專門有燈光乒乓球場,6張乒乓球臺可滿足不同年齡段居民的健身需求。在社區的鄰里中心,還建有社區乒乓球室,滿足居民多層次的健身需求。
據伊濱區教體局副局長郭瑞超介紹,小小乒乓球,傳遞著新時代精神風貌。居民切磋球技之余增進了溝通,成為“球友”,乒乓球成了架起小區鄰里情的橋梁。該社區負責人表示,現在村民改變了農村生活的陋習,體育讓他們享受到更豐富的生活。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