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近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1.1%。老年人的幸福生活,關乎國家發展、社會穩定、家庭和諧,也是檢驗國家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全文多處提及體育,旨在通過體育運動改善老年人健康狀況,激發老年人社會活力,使之成為破解“未富先老”難題的重要途徑。
馮蕾 張冰
主題為“健康老齡化——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老年人體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九屆全國老年人體育科學大會日前在西安舉行。大會旨在促進新時代老年人體育工作,加強老年人體育科學研究,推動老年人體育高質量發展。
五大主旨報告共謀老年人體育工作發展
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雷軍在題為《匯聚體育科技力量 主動服務健康老齡化》的主旨報告中提到,體育是踐行“健康老齡化”理念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健康老齡化過程中具有突出作用和重要地位。老年人體育作為國家體育事業和老齡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是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二級巡視員何紅宇表示,要通過構建老年人友好型體育環境、推進運動促進健康活動、強化支持保障、優化服務體系、大力支持發展銀發體育經濟等五大主要舉措來推進老年人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院長鮑明曉介紹,銀發經濟在體育產業中存在著很大的商業機會。譬如適老化的體育場地設施運營,針對老年人的健身指導和培訓,功能性、適應性運動康復服務,老年體育器材、裝備、鞋服的研發與生產,老年運動發燒友的運動主題國際休閑度假游等方向都是很好的實踐路徑。
西安體育學院教授朱元利講述了數字科技促進老年人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向。他表示,“可以從健身設施智能化、運動體驗沉浸式、健康管理平臺化、體醫養加速融合這四大方向著手,通過科技讓老年人生活更美好。”
千余篇論文推動老年人體育經驗交流
據了解,大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投稿論文1378篇,經過嚴格的學術不端檢測、人工篩查和專家評審,最終錄取論文504篇。內容涉及老年人體育組織與管理、老年人體質與健康促進、老年人體育城鄉社會發展、老年人體育康養與保健、老年人體育與科技等專題。
本次論文的評委之一、上海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學院博導王紅英表示,“千余篇論文的前瞻性和實用性較強,在老年體育科學研究的廣度與深度都有較大突破。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為歷屆老科會之最。”
其中, 176篇論文參與到墻報交流的環節當中,一張接著一張的論文提要,貼上了陜西大會堂的走廊背景板,足足延伸出去126米,數百名參會者對論文進行當面研討。而余下入選的233篇論文將進入書面交流環節,該環節將持續一個月之久,本屆大會的“長尾效應”還在延續當中。
適老化器材滿足老年人運動需求
大會另一亮點在于展示了一批新的適老化體育器材,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打通了從學術研究到實物產出的科研鏈條,讓本屆大會的普適性顯得更強。
在陜西大會堂另一側的走廊上,來自深圳好家庭、尚體健康科技、泰山體育、國際加壓訓練中心等國內知名體育科技企業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吸收前沿體育科技成果,積極適應老年體育健身運動的特點和需求,創新研發出的一些新產品,引來諸多參會者體驗。
1988年太原、1992年成都、1996年武漢……回顧過去36年,迄今已連續舉辦了9屆的老科會,作為全國體育工作者展示最新老年體育科研成果和科學交流的盛會,為推動中國老年人體育科學研究和科學指導老年人健身鍛煉發揮了重要作用。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