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泳池,可以游得很快!一群人的泳池,可以游得更快!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背后是強大的中國!”
“雖然身體很累,但我愿意為國再戰三小時!”
“成績的取得,是祖國有力保障和中國乒乓球隊共同努力的結果。我愛我的祖國!”
巴黎奧運會激戰正酣,中國體育健兒精彩的發揮、鏗鏘的話語,生動詮釋了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內涵。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充分發揮其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凝聚力、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5周年,在新中國的歷史上,體育印記深刻鮮明——1984年,我國在洛杉磯奧運會實現金牌零的突破;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奧運因中國而精彩;2015年,北京申冬奧成功,北京成為全球矚目的“雙奧之城”,再次為世界注入和平與團結的力量,推動人類文明和世界發展一起向未來。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中華體育精神也在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我們不斷挖掘豐富運動項目文化,加強運動項目文化建設,在提升競技體育成績的同時,注重運動項目文化的打造,運動項目的文化特征、組織文化和團隊精神不斷提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運動項目精神內核和文化標識;我們不斷推進中國體育話語和敘事體系建設,傳播中國體育文化價值,講好中國體育故事,讓體育在塑造國家形象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我們不斷樹立精品意識,拓寬工作渠道,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體育文化平臺不斷豐富,體育文化品牌不斷創建,體育文化融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巴黎奧運會期間,“龍馬風度 體育精神——中華體育文化展”在法國巴黎巴士底設計中心開展,作為中國奧委會首次在境外奧運會舉辦期間配套的體育文化展覽活動,該展覽通過展出中國體育博物館館藏139件/套精品,講述了更生動、更具體的中國體育故事,傳遞了中華體育精神。
不少觀展者競相體驗射箭、投壺、圍棋、健身氣功等我國傳統體育項目,感受我國體育歷史發展的厚重與變遷。近距離欣賞中國首位登上奧運賽場的劉長春的手稿,北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火炬等珍貴藏品,體會中國體育在與奧林匹克運動的互動發展中的勃勃生機。展覽現場,懸掛了多幅宣傳海報,從1917年毛澤東同志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的《體育之研究》,到1932年劉長春單刀赴會參加奧運會,1959年容國團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再到1981年中國女排取得“五連冠”,許海峰1984年“射落”中國第一枚奧運會金牌,1990年北京亞運會成功舉行,2002年楊揚為我國贏得首枚冬奧會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
這是中國體育的榮耀、中國體育的歷史,也是中華體育精神的脈絡和傳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體育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以“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主要內容的中華體育精神來之不易,彌足珍貴,要繼承創新、發揚光大。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中華體育精神是中國人民在體育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精神在體育領域的體現和發展,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體現著人們的價值追求。要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通過精神培育、精神傳揚、精神感召,為體育事業改革發展鼓勁提氣,以中華體育精神的內化,確保體育戰線更有凝聚力、戰斗力,以中華體育精神的外化,推動體育事業更具感染力、影響力。新時代、新征程上,更需要我們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進一步繼承創新和發揚光大中華體育精神,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獨特而積極的貢獻。(林 劍)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