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虹(左)和楊家玉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李京攝
時間車輪滾滾向前,中國體育薪火相傳。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接力棒,正在一代又一代中國健兒的手上不斷傳承。
從許海峰奪得奧運首金開始,新中國體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在此之后,中國射擊健兒前赴后繼、頑強拼搏,勇挑重擔、勇當先鋒,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異的成績。在中國參加的11屆奧運會中,中國射擊隊8次為中國體育代表團贏得首金,其中5次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當屆奧運會首金,他們是許海峰、杜麗、易思玲、楊倩和黃雨婷/盛李豪。
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拿下巴黎奧運會首金的黃雨婷/盛李豪組合,黃雨婷未滿18歲,盛李豪不到20歲,新一代中國射擊健兒已接過代代傳承的接力棒,他們在賽場上斬金奪銀,賽場下活力自信,正是中國射擊伴隨偉大祖國不斷發展前進的寫照。在多年的拼搏奮斗中,射擊項目積淀形成了以“勇當先鋒、爭創一流、刻苦訓練、精益求精”為主要內容的寶貴精神財富,已經得到了國人的廣泛認同。歷屆奧運會上,大家對于射擊隊爭奪首金的高度關注、奪得首金的高度贊揚,就是這種認同的最直接體現。
1988年漢城奧運會乒乓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韋晴光/陳龍燦在男雙決賽中為國乒贏得首枚奧運金牌。4年后的巴塞羅那奧運會,國乒再奪男雙金牌。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始,國乒贏得乒乓球項目全部29枚金牌中的27枚,“夢之隊”就此誕生。盡管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乒乓球雙打被團體取代,但“從雙打突破”的傳統、將祖國榮譽、人民期望扛在肩上的擔當,仍舊在一代代國乒人身上傳承下去。
東京奧運會國乒錯失新增項目混雙金牌,巴黎周期全隊勵精圖治,“莎頭”組合在巴黎賽場不負眾望,如愿目送國旗升起,聆聽國歌奏響。出征巴黎之前,國乒在成都集訓期間,邀請了多位資深教練、冠軍運動員來隊授課指導,針對一些特殊打法進行解讀分析。孫穎莎說,前輩們的經驗提醒我們要調整備戰奧運會的心態以及作足各種準備。36年前,老一代國乒人開始了奧運“創業”之旅;36年來,一代代國乒人改革創新的勇氣、攻堅克難的魄力、審時度勢的智慧仍舊在延續、閃光,在為中國乒乓球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退役不離賽場,以另外一個身份守護隊伍,添磚加瓦,傾盡所有,這就是中國體育人的精神與使命擔當。
羽毛球女子混雙賽場,陳清晨/賈一凡、劉圣書/譚寧會師決賽,提前為中國隊包攬冠亞軍。在混采區,高崚看著這兩對年輕的女雙選手,眼里泛起了淚花,“20年前我們做到了,20年后你們做到了!”
從雅典奧運會的楊維/張潔雯、高崚/黃穗,到巴黎奧運會的陳清晨/賈一凡、劉圣書/譚寧,一代代國羽女雙奮力拼搏,在奧運賽場為祖國爭金奪銀。這次時隔20年的再度會師決賽,正是中國羽毛球隊不懈奮斗、為國爭光的傳承寫照。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每到備戰世界大賽,中國羽毛球隊都在延續一個良好的傳統,就是邀請老教練、老冠軍、老專家,以專家指導組的身份協助隊伍備戰,為國羽隊員傳道授業解惑。巴黎備戰期間,諶龍、李雪芮、高崚等人組成的奧運冠軍專家團在冬訓時來到隊里,將自己當年備戰參賽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隊員們。高崚曾兼顧混雙和女雙項目,她為隊員們分享經驗并帶來了很多建議和指導。
在巴黎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3米板角逐中,陳藝文/昌雅妮以337.68分獲得金牌,為中國跳水隊取得開門紅。這場比賽,中國幾代跳水人同框,頒獎嘉賓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冠軍、中國跳水隊領隊周繼紅,裁判長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冠軍郭晶晶,東京奧運會冠軍施廷懋作為嘉賓解說比賽,觀眾席上,拿過5枚奧運金牌的陳若琳帶著弟子全紅嬋觀戰……中國跳水隊就是這樣,代代相傳,鑄就長達40年的輝煌之路。
40年奧運征程,中國跳水隊已貢獻51枚金牌,他們秉承著頑強拼搏、挑戰自我、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讓隊伍始終保持著強大的實力。飛機落地巴黎4小時后,他們就出現在訓練館,即使是在多次比賽中“斷崖式”領先對手的全紅嬋和陳芋汐,賽前訓練依然一絲不茍,絲毫不敢放松。王宗源作為參加過東京奧運會的老隊員,在比賽落后、千鈞一發的時刻,體現了勇敢與擔當,他鼓勵隊友龍道一不要關注分數,“沒什么可怕的,跳出你自己的水平!”在王宗源的鼓勵下,龍道一迅速調整狀態,在最后一跳頂住壓力,充分發揮水平最終奪金。曾經在奧運賽場叱咤風云的陳若琳,如今將心血傾注在全紅嬋身上,陪伴她走過了最艱難的發育階段。這些生動感人的場景,正是中國跳水“夢之隊”長盛不衰的秘訣之一。
優勢項目之所以有優勢,是無數人為之付出的心血,并將他們換取來的寶貴經驗無私傳遞給下一棒,代代相傳,薪火連接,才有了如今的力量!
巴黎奧運會,人們記住了微笑通過終點折桂的楊家玉,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已經第五次踏上奧運賽場的劉虹,37歲的她是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年齡最大的運動員。女子20公里競走開賽后,劉虹幾乎一直處于追趕狀態,比賽尚未過半就退出了冠軍爭奪。賽后,一張劉虹與楊家玉并肩前行的照片在網上流傳,但這不是她們并駕齊驅,也不是二人攜手向終點沖刺,而是劉虹被楊家玉套圈了。“這象征著中國女子競走兩代人的傳承。”有網友評論說。
“那時已經到后程了,差不多還剩一圈不到兩圈的樣子,佩雷斯在后面追得很緊,我就給楊家玉加油,讓她堅持住。2016年的時候,小隊員還沒有起勢,自己確實有那份責任。現在年輕運動員越來越好,所以說傳承也好、交接班也罷,在我的第五屆奧運會之后,我真的沒有任何遺憾了。”劉虹說。
實際上,在巴黎奧運會的賽場上,在此前的備戰訓練期間,許多項目中都有這樣“前浪”與“后浪”的交流互動,既是技術和經驗上的代代相授,更是中華體育精神的一脈相承,無時無刻不在顯示著中國體育代代傳承的力量。
在繼往開來的傳承中,中國體育健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挑戰自我、挑戰強敵,齊心協力、頑強拼搏,正在為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多貢獻。(巴黎8月4日電)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