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計劃是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國家體委會同有關部門、 各群眾組織和社會團體共同推行的一項依托社會、全民參與的體育健身計劃,是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相配套的社會系統工程和跨世紀的發展戰略規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確定1995-1996年是宣傳發動和改革試點階段。為此,我委提出《關于貫徹<綱要>實施“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意見》,作為《綱要》第一期工程第一階段的實施方案。“一二一”是借用體育隊列操練中“齊步走,一二一”的指揮口令,既寓示著全民健身計劃啟動,又形象地提出了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一、主要任務
(一)號召全民人人參與,動員社會多方支持
為了動員全社會廣泛支持全民健身計劃,引導廣大群眾積極投身體育健身活動,使體育健身逐步成為一種人人享有、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社會性活動,提出以下要求:
1、倡導全民做到:每人每天參加一次以上體育健身活動,學會二種以上體育健身方法,每人每年進行一次體質測定。
2、倡導家庭做到:每個家庭擁有一件以上體育健身器材,每個季度全家進行二次以上的戶外體育活動,每個家庭有一份(冊)以上體育健身報刊圖書。
3、倡導社區做到:提供一處以上體育健身活動場所,每年組織二次社區范圍的體育健身活動,建立一支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
4、強調學校做到;保證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活動,每年組織學生開展二次遠足、野營活動,每年對學生進行一次身體檢查。
(二)抓緊抓好啟動工作,奠定實施《綱要》的基礎
為了保證全民健身計劃迅速而扎實地啟動,并為今后順利實施準備條件,今明兩年要抓住有利時機,作好以下工作:
1、突出一個重點:宣傳發動。要形成“家喻戶曉,人人參與”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取得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喚起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熱情。要通過宣傳發動,使全社會和廣大群眾了解全民健身計劃,認識體育健身的意義,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使廣大體育工作者深刻理解“把發展群眾體育,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普遍增強國民體質作為重點”的重要意義;使廣大群眾踴躍投入體育健身活動,更多的部門、單位和團體積極開展全民健身工作。
2、推行二項制度:《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和《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準》。加強全民健身工作,必須建立體質評價和監督的科學標準,建設一支為群眾體育健身服務的骨干隊伍。做好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評審試點和《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準》實施工作。
3、掀起一個熱潮:全民健身活動的熱潮。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多種多祥的形式,動員和組織廣大群眾開展經常性的體育健身活動,形成體育健身活動蓬勃開展的局面,各級領導要身體力行,帶頭參加并積極支持群眾體育健身活動,要向群眾推薦簡便易學、科學有效的體育健身形式和方法,提供科學的體育健身指導。
二、基本措施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建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領導、協調工作班于和辦事機構,確定專人負責,建立工作制度,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體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和協調,與各有關方面通力合作,搞好全民健身計劃實施工作。各行業、系統,各級體育總會和各群眾組織、社會團體在實施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各基層單位的領導要把貫徹落實《綱要》作為關心群眾生活的一項內容,為群眾體育健身辦實事。
(二)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各級領導、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層層動員、廣造聲勢,與宣傳部門密切配合,并組織一些影響大、震動大、效果好的宣傳發動活動,進行輿論導向。國家體委將向全國統一征集并推出全民健身計劃專用的宣傳口號、徽志和主題歌曲等。各種新聞媒介尤其是體育專業報刊在全民健身工作中,要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擴大宣傳范圍,加大宣傳力度,注重宣傳效果。有關的報刊和廣播電視節目,都要開辟或擴大全民健身方面的專欄、專題,提高群眾體育在整個體育宣傳中的比例。要配合全民健身工作的開展;出版體育健身讀物,普及體育健身知識與方法。
(三)創造開展全民健身工作的物質條件
場地設施是群眾開展體育健身活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我國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首先是使國有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并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體育系統要率先垂范,盡快做好體育場地設施開放工作,并向群眾提供良好的體育健身服務。逐步使城市新建中小學體育場地面積達到《學校建筑設計規范》標準,使達到《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標準》的城市的比例逐步增加。
體育行政部門要改善資金支出結構,逐步增加群眾體育事業費在預算中的支出比重。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資助體育健身活動。提倡家庭和個人為體育健身投資,引導群眾進行體育消費,拓寬體育消費領域,開發適應我國群眾消費水平的體育健身、康復、娛樂等市場。
(四)精心組織改革試點
要積極組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全民健身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改革試點,為《綱要》實施積極積累經驗。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和行業、系統體育協會都要將改革試點作為近期一項重要工作,按照《綱要》要求,結合自身特點,作出試點規劃,確定自己的試點范圍和內容。要將全民健身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納入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的工作系統,并樹立一批不同類型的示范典型。改革試點主要進行建立社會化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育場地設施開 放、全社會辦體育、體育骨干隊伍建設和多渠道籌措資金等方面的的探索。
(五)搞好調查研究和科技工作
要圍繞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開展群眾體育下作、群眾參加體育活動和人民體質基本狀況的調查。實施《全民健身科技工程》, 以科技為先導,加強全民健身的基本理論、科學體育健身方法以及物質保障條件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要研究并不斷完善人民體質測定標準,建立人民體質監測系統。體育科研單位要把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學研究作為重點,加大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投人。要在充分發揮體育科研所、體育院校和體育系(科)作用的同時廣泛動員社會科研力量對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問題進行多學科研究,并搞好科技開發與服務。
(六)建立體育工作評價體系
要把開展群眾體育工作、推行全民健身計劃和人民群眾的體質與健康等情況作為評價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體育工作狀況的重要標準。把貫徹落實《綱要》的情況作為評價考核體育行政部門的主要業績。要研究制定《綱要》實施評估的辦法和地方體育工作綜合評定辦法。
(七)加快群眾體育法制化步伐
逐步建立健全群眾體育法規制度,是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保證。要認真施行現行有關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頒布后,抓緊研制與之相配套的群眾體育法規制度,切實保護公民參與體育的權利不受侵犯,使全民健身活動在法制的軌道上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各地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地方性的群眾體育法規。
三、工作原則
(一)堅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民健身計劃實施過程就是深化體育改革的過程,是我國體育事業自我完善的過程。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所遇到的問題要通過改革和初中探索加以解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變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管體育、辦體育的工作模式和思維方式,樹立服從和服務于大局的觀念,增強市場意識,以社會化為突破口,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既是政府行為,又是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社會活動。
(二)堅持真抓實干,狠抓落實。要以為人民服務的滿腔熱情和務實的精神,扎扎實實地把為群眾辦的事辦好、辦實。把人民體質的增強與健康水平的提高作為關心群眾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人民謀幸福的大事抓緊抓好。
(三)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分級管理,突出重點。要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要面向基層,面向群眾,深人實際,調查研究,加強對實施過程的管理和指導。
(四)堅持全民健身工作重在建設。搞好全民健身的基本理論、組織管理網絡、工作隊伍、人民體質監測制度、法規制度。體育健身場地設施、體育健身市場等方面的基礎建設和系統建設,提高全民健身工作的整體水平。各地要結合當地的特點,確定重點建設方向,有目標、有計劃、有保障地搞好全民健身工作。
(五)堅持艱苦奮斗,因陋就簡,創造條件,做好工作。要克服困難,努力拼搏,勇于探索,勤儉辦一切事業,充分發揮現有條件的效益和效率,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開創全民健身工作的新局面。
審核: